自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尚璟瑞府小区作为试点之一,以“五共”理念为抓手,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社区居民一餐热饭问题,在社区和小区、共建单位、小区党员群众的牵头组织下,坚持合理化布局、社会化运作、亲情化服务,推进社区食堂建设。
决策共谋,让居民说出来
“我们年纪大了出门买菜也不方便,儿女白天要工作不在身边,做饭成了大问题。”“这个小区环境很好住着很舒适,要是有个食堂就好了,每天吃饭就不用愁了。”尚璟瑞府小区多为周边县市购房的“新”武汉人,以带娃的老年人居多,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他们日常为吃饭“发愁”。
这个小区的瑞泰社区根植便民服务理念,联合共建单位、驻点部门、物业公司等,多次组织居民议事会、业主恳谈会、党员座谈会、经理接待日,走进小区、商铺发放调查问卷、宣传折页,广泛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充分收集“社区食堂”基础建设和功能设置的意见建议15条,根据人口分布和助餐需求评估状况,初步确定将社区食堂建设纳入共同缔造实事项目,进一步明确建设重点和方向,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共同参与新格局。
发展共建,让居民动起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瑞泰社区充分挖掘整合闲置资源,无偿提供约400㎡办公用房,物业公司全面出资,采取社企联建模式,迅速将食堂项目提上日程。
“我是设计师,可以免费为食堂做设计图。”尚璟瑞府小区居民常颖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她自告奋勇义务参与食堂设计方案。
“我退休之前就是建筑工程师,给食堂建设当个监工还是没问题的。”小区退休老人陈德文在食堂建设过程中,积极奔走于小区内外,提供业主沟通、商户协调、建设监工等服务,为食堂的建设贡献力量。
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大家齐心协力、投工投劳,在多方力量的参与下,经过半年紧锣密鼓的施工,共同建成瑞泰社区食堂。
建设共管,让居民管起来
400㎡的食堂在高峰时段可一次性容纳200余人同时就餐。食堂内厨房宽敞明亮、操作间干净整洁、餐具摆放整齐,粉蒸肉、葱香蒸蛋、清炒时蔬等近30种菜品陆续出餐,每日还提供免费汤品。
“这里不仅可以解决吃饭难题,还有洗手池、空调、茶水,吃完饭可以歇歇脚、聊聊天。”一位刚用完餐的居民开心的说。
为维护食堂日常管理与运作,瑞泰社区在食堂就地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推举具有资质的3位居民为卫生监督员、食品安全员、日间管理员,他们轮流值班,同时发动小区居民参与打扫卫生、归置餐具和秩序维护等共管共建服务,变“社区单打独斗”为“大家一起干”。
效果共评,让居民说了算
好不好?居民说了算。“食堂就在我家附近,走几分钟就到了,给我们老人省了大事,我能享受优惠,还经常带闺蜜过来聚餐。”小区居民李女士介绍说,菜品很丰富,有青椒炒肉、红烧肉,还有各种汤,口味好、选择多,很不错。
社区先后组织召开群众评议会、多方共评会,组织试点包保专班、开发区有关负责人、驻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党员、群众代表,从筹划、选址、装修到试营业,先后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社区还组建居民评议团,设置意见簿,对社区食堂的菜品质量、就餐环境、服务管理等现场评议,确保社区食堂有序运营。
如今社区食堂已经开业1年多,平均每天就餐人数600余人,附近居民也慕名前来打卡,大家还会买食堂的特色卤味带回家,食堂好评如潮。
成果共享,让居民得实惠
“小食堂”托起“大民生”,瑞泰社区食堂建成运营,解决了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新就业群体、上班族就近吃饭问题,为小区居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并通过优先招录,实现部分居民在家门口安心就业。
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瑞泰社区食堂在坚持服务广大业主的同时,和社区商议决定,推出65岁老年人终身享受8折优惠政策,在菜品设置上,结合老年人营养需求和时令菜蔬,针对老年人口味偏好进行烹饪,精心制作适合老年人的饭餐,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特殊群体提供爱心送餐服务,保障大家吃得放心、安心、舒心。
开业1年以来,瑞泰社区食堂接待27万余人次用餐,从“吃饭难”到“吃好饭”,瑞泰社区食堂成为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黄陂区盘龙城开发区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运用“五共”理念,深入探索社区食堂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服务为民的内涵和品质,让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伍思思、杨晓磊)